上班族 健康 Podcast 兒童 銀髮族

髖關節疼痛看哪一科?一次看懂「髖關節痛筋膜炎」症狀、外側痛原因、治療方法

大腿

許多民眾有髖關節疼痛的困擾,其對生活品質影響甚鉅。髖關節是連接骨盆和大腿骨的主要關節,負責支撐身體的重量,並在進行行走、跑步和其他日常活動時提供身體穩定性。然而,當髖關節出現問題時,可能引發疼痛、不適感和功能障礙,因此,了解髖關節疼痛的來源及適當的處理方法非常重要。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髖關節痛的症狀、引發關節疼痛的可能原因以及緩解症狀的方法,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髖關節疼痛相關問題,並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髖關節疼痛的原因及症狀

髖關節疼痛可能是身體其他潛在問題的警示信號,透過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可以及早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引起髖關節疼痛的原因和症狀範圍廣泛,且依個人情況而有所不同,以下分別說明:

1. 髖關節筋膜炎

髖關節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髖關節痛症狀,其特點是髖關節周圍的筋膜組織發炎和受損。這種情況通常由於過度使用、運動傷害或姿勢不良引起,例如長時間的坐姿或走路方式不當。

髖關節筋膜炎的主要症狀包括:

a. 疼痛

最常見的症狀是髖關節周圍的疼痛或不適感,可能會延伸至大腿、臀部或腰部。疼痛可能會在活動或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後加劇,並可能導致行走困難。

b. 腫脹和發紅

受損的筋膜組織周圍可能出現輕度腫脹和發紅。

c. 敏感

髖關節周圍的區域可能變得敏感,當觸摸或壓迫該區域時,可能會感到疼痛或不適。

2.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 (greater trochanteric pain syndrome)

髖部大轉子疼痛症候群是一種與髖關節的外側結構有關的問題,是髖部外側疼痛常見的病因,可能由於久站、過度運動、不良睡姿或體重過重,導致長期壓迫引起,疼痛位置主要發生於髖部大轉子周圍,患者在走路、單腳站立、起立及爬樓梯等動作時容易誘發疼痛。

3. 滑膜囊炎

主要導因於滑膜囊組織發炎,可能導致關節腫脹和疼痛感。這些症狀可能影響日常活動的進行,並對個人的生活質量造成負面影響。

4. 髖臼骨折

通常是由外力創傷或跌倒所引起。

5. 退化性關節炎

隨著年齡的增長,關節組織逐漸退化,導致疼痛和功能障礙。

延伸閱讀:退化性關節炎吃什麼?症狀、治療、看哪一科、飲食禁忌一次看懂

 

民眾若發生上述髖關節疼痛相關症狀,建議尋求專業醫療意見以獲得準確的診斷和適當的治療。

 

髖關節疼痛看哪一科?

當出現髖關節疼痛時,民眾可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物理治療師的協助。骨科醫生能夠評估症狀,並提供適當的診斷及治療建議;物理治療師則能協助訂定復健計畫,並提供運動療法,以增強髖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

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有助於釐清病因,並依據病情提供適當的治療方針。了解疼痛來源有助於避免任何可能使症狀加劇的活動或行為,適當的治療可以減輕疼痛、改善關節發炎、增加關節的靈活度和穩定性,並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質

 

如何診斷髖關節疼痛?

髖關節的診斷主要透過患者的病史、髖關節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來釐清病因。病史包括疼痛的開始時間、症狀和活動限制;髖關節檢查包括觸診、活動範圍評估和特定的測試,以評估髖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此外,影像學檢查包括 X光、核磁共振及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提供更詳細的結構資訊,幫助診斷並了解病因。

3張骨頭的X光圖

 

如何治療髖關節疼痛?

治療髖關節疼痛的方法取決於病因和個人情況,治療目標包括改善病因、減輕疼痛和恢復髖關節的功能。以下分別說明常見的治療方針:

1. 藥物治療

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NSAIDs) 及骨質增生抑制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主要用於減輕疼痛和發炎症狀;骨質增生抑制劑則用於治療關節退化症。

2. 物理治療

包括運動療法、復健運動和肌力訓練,旨在增強髖關節周圍的肌肉和提升肌肉和關節功能。

膝關節運動

3. 注射治療

包括類固醇注射、關節液置換及黏多醣注射,以減輕疼痛和改善關節滑液質量。

醫師為病患注射

4. 手術治療

針對病情較嚴重的個案,可能需要考慮進行手術,如關節置換手術或關節鏡手術。

專業醫療團隊會根據個人的病況及需求制定合適的治療計劃,以幫助減輕髖關節疼痛並恢復正常的功能。

 

如何舒緩髖關節疼痛症狀?

當髖關節發炎引起疼痛時,可利用下列方法幫助舒緩疼痛及保護關節,避免加劇不適症狀,以下分別說明:

1. 冷熱敷

在發炎初期使用冰敷來減輕腫脹和疼痛,待腫痛稍緩解後,熱敷可以幫助舒緩肌肉緊張和促進血液循環。

2. 適度休息

避免過度活動或負荷,以減少關節和韌帶的壓力和疼痛。

3. 保護髖關節

使用拐杖或支具來減輕關節的負擔,並提供穩定性。

 

如何預防髖關節疼痛?

適當的運動和健康生活習慣是預防髖關節疼痛的最佳方式,以下分別說明:

1. 適度運動

保持適度的身體活動和運動,有助於維持髖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選擇低衝擊的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和瑜伽,有助於減輕關節壓力。

2. 維持健康體重

過重或肥胖會增加髖關節的負擔和壓力,容易引發疼痛和退化。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減輕關節的負擔,預防髖關節疼痛的發生。

3. 維持適當姿勢

當需久坐或長時間站立時,應維持適當的姿勢,避免翹二郎腿、站三七步等姿勢,以減少髖關節的壓力和不適。

4. 避免過度運動

避免長時間進行重複性運動或活動,以減少髖關節的磨損和損傷。

遵循這些預防措施可以幫助降低髖關節疼痛的風險,維持關節的健康和正常功能。如果出現髖關節疼痛或不適,應尋求醫療專業的建議,以進行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本文專業審查者:凌宇陞 物理治療師

凌宇陞-物理治療師

現任:悅滿意新店復健專科診所 物理治療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學士

專業資格與成就:

  • 國家高考物理治療師
  • 初級救護技術員合格證書
  • 為射箭國手湯智鈞、雷千莹做過物理治療
  • 協助中華代表隊參加法國世界中學運動會奪銀牌

 

加入《照顧好健康》的官方 Line,每週獲得健康新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1.【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UC2/UC-II的3大功效及12款品牌比較表

2.【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維生素D的3個功效及10款品牌比較表

3.【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海藻鈣的4大功效及12款品牌比較表

4.【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鎂的5大功效及10款品牌比較表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