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 兒童 孕媽咪 銀髮族

被蚊子咬怎麼辦?如何辨識蟲咬還是蚊子咬?一次看懂如何預防蚊子咬

蚊子

台灣天氣濕熱,夏天容易滋長蚊蟲,大家應該都多少有被蚊子叮咬的經驗,似乎就是一件很日常發生的小事,但其實它的影響有時可能超出我們的預期。當蚊子吸取人的血液時,會在皮膚上形成搔癢的小腫塊,也是我們常說被蚊子叮出的「包」,這些腫塊通常在幾天內就會自然消失。不過,有些人可能對蚊子叮咬有嚴重的反應,如腫脹、疼痛和發紅,特別是兒童。

被叮咬的包該如何止癢呢?網路上流傳了許多偏方,例如用藍色油性原子筆圈起,或是用指甲在包上戳個十字印記,但這些都沒有科學根據,甚至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發炎反應,造成色素沈澱,形成「紅豆冰」。

而蚊子叮咬可能不僅會引起皮膚上的不適,蚊子也是疾病傳播的媒介(1),若其攜帶某些病毒或寄生蟲,被叮咬後可能會導致嚴重疾病。此外,抓癢叮咬部位還可能導致感染。讀完這篇就能輕鬆了解:如何避免被蚊子叮咬、真的被叮咬後又該如何處理呢?

 

識別蚊子叮咬的症狀

雌性蚊子為了繁衍下一代而叮咬人類,為的是攝取血液中的蛋白質使得卵成熟(2),而雖然有許多容易被蚊子叮咬特徵的相關研究,但卻仍無具體的定論,通常認為呼出的二氧化碳量較高比較會吸引蚊子(3)。而產生紅腫的原因是雌性蚊子的唾液會導致人體產生過敏反應(4)。

春夏季節是昆蟲蚊蚋繁殖和活動的高峰期,了解如何區分蚊子叮咬與其他昆蟲咬傷,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如何區分蚊子叮咬與其他昆蟲咬傷?

腫脹、紅腫、和癢是蚊子叮咬最典型的症狀。然而,識別蚊子叮咬與其他昆蟲咬傷的關鍵在於觀察叮咬後的皮膚反應。例如,跳蚤叮咬後會在皮膚上形成小小的、紅色的凸起疹子,通常三或四個皮疹為一群;而被小黑蚊叮咬後,則會出現大量散布性、膨起的紅色丘疹,也稱為「紅豆冰」

此外,塵蟎則通常在晚上活動,叮咬後常會在人體的腋下、脖子、肩膀、胸前等上肢部位出現好幾個包。毛毛蟲會誘發皮膚過敏反應,引發毛毛蟲皮膚炎。有些昆蟲如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其分泌的體液會造成皮膚灼熱、刺痛,甚至產生膿皰。

 

被蚊子叮咬後該如何立即處理?

當被蚊子叮咬後,採取適當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減緩不適並預防感染。以下介紹幾種有效的處理方法:

1. 避免抓撓叮咬部位

重要的是避免抓或撓叮咬部位,這可能產生傷口,而導致更嚴重的搔癢和感染風險。抓撓會刺激皮膚,增加組織胺的釋放,進而導致更嚴重的癢感。

2. 使用冷敷法

冷敷可以幫助緩解因蚊蟲叮咬引起的發炎,冷敷能夠使得血管收縮,減少發炎介質造成的破壞。可將冰塊裝進塑膠袋中,再以毛巾包裹,避免凍傷,並敷在冰敷叮咬處。

3. 藥物治療

根據醫師指示,可以使用抗組織胺和類固醇的止癢藥物來緩解癢感和發炎。

4. 注意感染徵兆

若叮咬處出現熱、痛的症狀,可能是細菌感染的徵兆。在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抗生素藥膏治療傷口,以減緩感染情況。

 

被蚊子咬腫很大很嚴重該怎麼辦?

當蚊子叮咬引發的症狀超出一般反應,或出現過敏性反應(5)時,如呼吸困難、嘴唇或眼皮腫脹、頭暈目眩或心跳加速等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蚊子叮咬的非處方治療

一般性蕁麻疹或小範圍的局部過敏反應,可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進行治療。對於大範圍的過敏反應,可能需要使用短效的口服抗組織胺或鎮痛藥,並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口服類固醇。

蚊子叮咬能擦藥膏和軟膏嗎?

對於蚊子叮咬引起的癢感和發炎,可以使用包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局部藥膏,這些藥膏能夠有效緩解癢感和輕微的發炎反應。然而,在使用類固醇藥膏時,應注意其副作用,閱讀一下仿單,特別是在長期或大面積使用的情況下。

 

如何預防蚊子叮咬?

有效的蚊子叮咬預防策略:

1. 穿著保護性衣物

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和長褲是預防蚊子叮咬的基本方式。這類衣物可以減少蚊子接觸皮膚的機會。

2. 使用昆蟲驅避劑

含有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昆蟲驅避劑對於防止蚊子叮咬非常有效。

3. 環境控制

防止積水以避免蚊蟲滋生,例如定期更換花瓶中的水,避免使用花盆底盤,並確保儲水容器緊閉。此外,在家中安裝紗窗並使用風扇或空調,以防止蚊子進入。

 

結論

蚊子叮咬是相當日常且難以避免的狀況,但只要了解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我們可以有效地減少其對身體的傷害。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平時環境的清潔及避免積水,是減少蚊蟲產生的第一步驟;真的有必要到野外,多蚊的地方,則建議穿著淺色、寬鬆、長袖上衣及長褲來避免被叮咬。真的無法避免被叮咬了,只要遵循三步驟:辨別、治療及觀察。第一步,依紅腫或傷口狀況觀察叮咬的是蚊子或其他昆蟲。第二步,若是被蚊子叮咬,應避免抓撓,並利用冰敷方式即刻減輕癢感及降低發炎。最後,仍須隨時觀察傷口狀況,若仍然感到痛癢,可使用非處方藥物如抗組織胺來治療;產生嚴重的過敏反應,則須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參考資料:

1. Huicheng Shi, Xi Yu, Gong Cheng .(2023). Impact of the microbiome on mosquito-borne diseases

2. Karthikeyan Chandrasegaran, Chloé Lahondère, Luis E Escobar, Clément Vinauger .(2020). Linking Mosquito Ecology, Traits, Behavior, and Disease Transmission

3. Julien Martinez, Alicia Showering, Catherine Oke, Robert T. Jones, James G. Logan .(2020). Differential attraction in mosquito–human intera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control

4. Lisa S Baik, John R Carlson .(2020). The mosquito taste system and disease control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