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零工經濟」?下班後的時間決定你的人生

一位企業高管曾問過他的朋友:如果你的部門裡有個明星球員,專業表現突出,但是人緣太差、EQ太糟,你會重用他嗎?這位朋友答得巧妙:如果我是同樣性格的主管,我會重用他;可惜我不是。

女生坐在地上對著電腦熒幕開心大叫

【文章來源/天下文化】2019年08月6日

一位企業高管曾問過他的朋友:如果你的部門裡有個明星球員,專業表現突出,但是人緣太差、EQ太糟,你會重用他嗎?

這位朋友答得巧妙:如果我是同樣性格的主管,我會重用他;可惜我不是。

到底明星優先?還是團隊優先?永遠是困擾企業的一道難題。明星球員表現優異,是業績的貢獻者,但他們往往自視甚高,永遠希望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無視同僚的助攻,也不願把成果與人分享。

團隊績效講求公平合作,崇尚「一加一大於二」的績效,且相信個人能力、智力再高,終究無法應付瞬息即生的變局。但強調團隊,可能會養成吃大鍋飯心態,創新與動力不足。

許多管理專家都在研究如何兩全其美,讓技能與性格並重,發揮團隊的最大能量。

二○一六年初,Google在查訪一百多個團隊後發現:如果一個團隊的平均智商(IQ)和情商(EQ)都高,團員彼此經常溝通,也就是「認真與友善」的團隊,才是一個完美的團隊。

這使我想起黃春明在一場演講中說,我們不要自以為了不起,如果沒有那些農夫種稻,我們哪有飯吃;如果沒有那些清潔工收集垃圾、清掃街道,我們還走不出家門。這個社會是靠集體的合作才能運轉。

有人說,如果能力像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技能(IQ),沉在水面下的是個性(EQ)。

單打獨鬥的時代過去了,一人撐天的時代也過去了;當人們把力氣花在互相牽制、彼此惡鬥上,將一事無成。君子成人之美,成全不了別人,也成就不了自己。

未來,保住工作不如保住收入

「未來十年,一半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AI)取代,」李開復在達沃斯論壇上說。

員工愈來愈難保住工作。多年前,一位富創意的企業主就實施「專案工作、外包人力」的政策。他說:「拍電影可以每次選不同的劇本、導演、演員,組不同的團隊,戲拍完了,大家就散了。企業為什麼不可以?」

企業要的是合適的人才、最少的成本,創造最大的利潤和價值;員工要的是有熱情的工作、高收入和自由分配的時間。

 

雙方能否共創出一個全新的工作型態?

五年前,哈佛大學畢業,在百森學院(Babson College)教創業的黛安‧穆卡伊(Diane Mulcahy)發現,學生都害怕面對未來的世界,焦慮未來需要什麼樣人才,工作哪裡找?於是她開始研究「零工經濟」(The Gig Economy)。

什麼是「零工經濟」?它是指一種「混合式的工作」型態,混合了兼差、外包、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很可能是未來的工作新貌。

事實上,共享經濟成形,Airbnb、Uber盛行後,麥肯錫顧問公司最新的調查也發現,美國已有三分之一工作者參與「零工經濟」。

 

唯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零工經濟

乍看這個名詞很新,其實早在二○○二年英國企業思想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大象與跳蚤》(The Elephant and the Flea一書中就談過同樣概念。他說自己過的是一種「組合式生活」,「我是作家,但大部分賺的錢靠其他兼差而來。」「有些工作讓我著迷,如:寫作;有些能賺錢,沒錢我就不做;有些純粹出於狂熱,如烹調或園藝;有些是社會責任……。」

「零工經濟」是一種顛覆嗎?為什麼我們需要它?黛安‧穆卡伊的研究分析是:

──將來全職工作會消失。過去十年,美國就業成長的部分,全來自「兼差」;有些產業不會再聘全職人員,例如:媒體。

──共享經濟出現後,企業人力政策愈來愈偏向任務導向,彈性大、成本低的專業人才符合企業的需要。

──個人不再有「工作保障」這回事,應該去創造「收入保障」。因為社會變遷太快,自動化、外包都會讓產業消失、讓工作消失。保住「工作」不如保住「收入」,讓你不賭在單一工作上。

──零工經濟下,自己可以分配自己的時間,決定要掙多少錢,決定自己的生活價值,減少焦慮。

「零工經濟」已是一個趨勢,一種選擇。

面對未來,如何培養自己做零工經濟的人?首先要深植自己的專業、更有紀律、更了解自我。最重要的是:要持續學習新知、持續增長技能、持續提高自己的生產力。

 

你知道的——遠比你想像的少

──整理摘自天下文化《你知道的遠比你想像的少》,王力行/著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