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傷害自己!從學習自我暗示開始

可能有過怯場的經驗。你私底下聲音宏亮,很有主張,能言善道,然而,一旦爬上了講臺階梯,你的膝蓋開始打顫,心跳變快,腦袋一片空白或一團混亂,張口結舌,說不出連貫的句子,終於在結結巴巴一陣子後不得不難堪地下臺…

一副眼鏡和一本書

【文章來源/柿子文化】2019年11月13日

假如你帶著悶悶不樂的心情出門,在街上遇見一個樂天快活的熟人,光是看見他親切的笑容,就讓你心情為之一振,和他聊一會兒天之後,你的陰鬱就一掃而空,被愉悅與信心所取代。

成功的自我暗示

是什麼造成這種改變?就是心念一轉。你看著他的臉、聽見他和善的聲音、留意到他嘴角的微笑時,意識也被愉悅的念頭占滿。這個念頭進入無意識後便化為現實,於是你也不自覺變得愉悅。

將思維轉化為我們生命一部分的轉變過程就叫做自我暗示,這其實是心智的正常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發生,當結果呈現的是身體狀態時,這個過程更容易看得出來。

無意識的恐懼

舉例來說,你可能有過怯場的經驗。你私底下聲音宏亮,很有主張,能言善道,然而,一旦爬上了講臺階梯,你的膝蓋開始打顫,心跳變快,腦袋一片空白或一團混亂,張口結舌,說不出連貫的句子,終於在結結巴巴一陣子後不得不難堪地下臺。這種令人困擾的經驗,是源自上臺前腦海所充滿的念頭──害怕自己顯得可笑,預期自己會感覺不舒服,唯恐自己忘詞或無法充分表達自己──這些負面想法貫穿了無意識,恐懼因而一五一十地實現。

你或許會說,這可能是偶爾才會出現的狀況,而不能適用於每個人。其實,這是因為:身心效應永遠都會與呈現在腦海的念頭一致,但未必與傳達給外界的觀點一模一樣,有時其中會插入判斷,或那個念頭會喚起一個更有活力的相關概念,從而驅離了它。

一個悶悶不樂的人遇見快活的熟人時,可能會拿自己來與對方比較,對照自己的困擾與對方的好運、自己悲傷的緣由與對方心滿意足的原因。他加強了「自己不快樂」的想法,滲入了無意識,因而變得比之前更沮喪。

醫師聽病患描述症狀時,不會允許令人困擾的念頭停留在他的意識裡。他的思緒會立刻轉換到療法上,思考他所必須給予的協助,他不但會以深思熟慮的行動來展現協助,也會實現在無意識當中,表現在舉止姿態上;他也可能將心思集中在病例的科學面向,因而不自覺地將病人當成研究樣本──所以他不容易受病人影響。

治療性質的自我暗示

這些例子背後有一個關鍵重點,而這點對治療性質的自我暗示表現很有實質意義:除非心智加以接受,否則沒有一個呈現在心裡的念頭能夠化為現實。忽略這點,你很難執行自我暗示。舉例來說:在病人牙痛得厲害時,「你不會痛」這句話通常一點也沒有用──這句話和實際情況差得太遠,病人心裡根本不可能「接受」,反而會肯定自己正在受苦──意識因而固著在這件事上,牙痛有可能會變得更嚴重。

──整理摘自《暗示自我的力量:輕鬆駕馭你不受控的小心思,斷絕惡習、清理疾病、完成所有你在乎的事!》,賽勒斯•哈利•布魯克斯/著

我有話要說